在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基金等投资领域中,“前复权”“不复权”“后复权” 是用于处理价格数据的不同方式,主要目的是消除除权除息(如分红、送股、配股等)对 K 线和价格走势的影响,让投资者更清晰地分析历史价格。以下从定义、计算逻辑、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说明:

一、核心概念:除权除息与价格 “断层”

除权除息:

上市公司进行分红(派息)、送股、配股等操作后,会对股价进行调整,导致股价出现 “断崖式” 下跌或上涨(如 10 股送 10 股后,股价会腰斩),这种调整称为除权除息。

价格断层问题:

除权除息后,若直接查看 K 线,价格会出现不连续的 “断层”,影响对历史走势的判断(如无法直观判断股价真实涨幅)。复权操作就是为了修复这种断层,还原价格的真实走势。

二、前复权、不复权、后复权的定义与计算逻辑

不复权

定义:

直接按实际交易价格显示,不考虑除权除息的影响,K 线中保留价格断层。

计算逻辑:

价格 = 实际成交价,不做任何调整。

示例:

某股票除权前股价为 10 元,10 股送 10 股后除权价为 5 元,不复权状态下,K 线会从 10 元直接跳到 5 元,形成明显断层。

前复权

定义:

以当前价格为基准,向前(历史)调整所有价格,即把历史价格 “复权” 到当前价格的基准上,消除除权除息的影响。

计算逻辑:

假设当前价格为 P,历史某时刻价格为 P0,期间发生过 N 次除权除息(如送股、派息等),则前复权后的历史价格 = P0 × 除权除息比例 - 派息金额(具体公式需根据除权除息类型细化)。

示例:

某股票当前价格为 20 元,历史上曾 10 股送 10 股(除权比例为 2),除权前价格为 10 元。前复权后,除权前的 10 元会调整为 5 元(20 ÷ 2 = 10,反向计算为 10 ÷ 2 = 5),使 K 线从 5 元平滑过渡到 20 元,消除断层。

后复权

定义:

以历史首次发行价格为基准,向后(未来)调整所有价格,即把后续价格 “复权” 到历史基准上,反映从发行至今的真实涨幅。

计算逻辑:

历史首次价格为 P0,后续某时刻价格为 P1,期间发生 N 次除权除息,则后复权后的价格 = P1 × 除权除息比例 + 派息金额(累计)。

示例:

某股票发行价为 10 元,上市后 10 股送 10 股(除权比例 2),当前价格为 20 元。后复权后,当前价格会调整为 40 元(20 × 2 = 40),即从发行价 10 元到复权后的 40 元,真实涨幅为 300%,直观体现长期投资回报。

三、三者的应用场景与优缺点

类型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不复权 1. 直观显示实际交易价格,符合交易所实时数据;

便于观察除权除息后的价格走势(如填权 / 贴权行情)。 1. K 线存在断层,无法真实反映历史趋势;

难以计算长期累计涨幅。 短期交易、观察除权后市场反应

前复权 1. 以当前价格为基准,K 线走势连续,便于分析当前价格的历史支撑 / 压力位;

方便技术指标(如均线、MACD)的连续性计算。 1. 无法直接看出发行价及历史真实价格;

长期复权可能使早期价格过低,视觉上不直观。 技术分析、短线交易、判断当前价格趋势

后复权 1. 以发行价为基准,真实反映从上市至今的累计涨幅(含分红再投资);

便于评估长期投资回报(如复权后茅台上市至今涨幅超 300 倍)。 1. 当前价格可能因复权变得过高,不便于查看近期走势;

不便于与当前市场价格直接对比。 长期投资分析、价值投资、计算历史回报

四、如何选择复权方式?

短线技术分析:优先选择前复权,确保 K 线和技术指标的连续性,避免除权断层干扰对当前趋势的判断。

长期价值投资:优先选择后复权,直观呈现股票从上市至今的真实增值幅度(含分红再投资),帮助判断长期投资价值。

观察除权除息影响:选择不复权,直接查看除权后的价格走势(如是否填权 —— 股价从除权价涨回除权前价格)。

软件操作:大多数交易软件(如通达信、同花顺)支持一键切换复权模式,部分软件还提供 “定点复权”(以某一特定日期为基准复权),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

五、示例:同一股票三种复权方式的 K 线对比

假设某股票历史走势如下:

上市价:10 元

第 1 年:10 股送 10 股(除权后股价 5 元)

第 2 年:每股派息 1 元(除权后股价 4 元)

当前价格:20 元

不复权:K 线显示 10 元→5 元→4 元→20 元(存在两次断层)。

前复权:

第 1 年除权前价格复权为:5 元(当前 20 元 ÷ 4 倍复权系数);

上市价复权为:10 元 ÷ 4 = 2.5 元;

K 线显示 2.5 元→5 元→4 元→20 元(连续走势)。

后复权:

当前价格复权为:20 元 × 2(送股) + 1 元(派息)= 41 元;

K 线显示 10 元→20 元→21 元→41 元(真实累计涨幅 410%)。

总结

复权的本质是通过数学调整消除除权除息对价格的干扰,前复权服务于当前价格的趋势分析,后复权服务于历史回报的真实计算,不复权则用于直观呈现实际交易数据。投资者需根据分析目的(短期技术面 / 长期基本面)选择合适的复权方式,避免因价格断层误判市场走势。核心原则:复权是工具,而非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仍需结合基本面、行业逻辑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