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職位
編輯
前74年,凱撒返回羅馬,並很快繼承了舅舅奧萊利烏斯·科塔的職位,成為祭司。前72年,他獲得了第一個通過選舉產生的低級職位——軍事保民官——這是羅馬官職體系中最低的一級。但由於缺乏資料,目前尚不清楚凱撒是否參與過對斯巴達克斯領導之奴隸起義。
財務官
編輯
前70年,32歲的凱撒再次參與選舉,並順利當選前69年的財務官,這一職務是羅馬官職體系中第一個正式官職,而且只有30歲以上的人才能參與競選,任期一年,獲勝者將自動獲得元老院議員的資格。凱撒於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為總督的副手,並主管這個行省的財政。
在西班牙各城市巡迴審理案件期間,一天,在赫庫利斯神廟中看到了亞歷山大大帝的塑像,聯想到亞歷山大在自己這個年齡就已征服世界,而自己還無所作為,不禁感慨萬千,隨即便請求解除自己的職務,離開了西班牙。
市政官
編輯
返回羅馬後,在前66年凱撒被委任以「阿庇亞大道管理人」的頭銜,負責維護這條連接羅馬和布林迪西烏姆(現在的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這年稍後,他自薦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職位並當選。
古羅馬的市政官類似於今天的市長,主要負責城市的公共設施(特別是神廟)的建設和維護,管理市場和其他羅馬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的事務。而且這個職務也被視為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市政官也需要負責組織最受羅馬人歡迎的競技項目之一羅馬賽馬大賽的活動組織。然而這項活動的經費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市政官想要在他的政治事業上更進一步,他必須為整個羅馬城奉獻一場盛大的競技活動,而這就意味着市政官本人必須自己掏腰包。
為了取悅平民階層,凱撒為公眾提供了許多引人入勝的競技比賽,新建或改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建築,帶着巨大的榮耀結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是自己卻破產了。他負債數百塔蘭特(約等於現在的數百萬歐元),這嚴重威脅到了他未來的政治生涯。
大祭司和大法官
編輯
前63年是著名演說家西塞羅的執政官任期年,他選擇了和元老院中的精英派合作而與羅馬的平民階層決裂,其結果是在任期中顯得無所作為。與之相反,凱撒此時節節勝利。
此時,羅馬的祭司長皮烏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Pius)去世,凱撒提出參加競選。雖然凱撒已經因為市政官任期的巨大支出和賄選而債台高築,以至於在選舉當天曾發誓將取得大祭司的身份否則就永不回家,但是凱撒仍然順利地當選了這一擁有極大榮耀和權威的終身職位。
就在同一年稍後,凱撒又獲得了另外一個職位——大法官。這一職位本應在40歲之後才能獲得,而凱撒在39歲時就已得到。當然,也有歷史學家指出凱撒的貴族身份可以助其降低一年的年齡限制。無論如何,凱撒在同一年中獲得大祭司和大法官兩個職務本身就已經說明凱撒在羅馬已經上升到了權勢很大的地位。
也在同一年,凱撒與蘇拉的孫女龐培亞(Pompeia Sulla)成婚。後由於克洛狄烏斯·普爾喀假扮女傭進入只允許女人參加的祭祀仁慈女神的儀式,雖然經過審訊,大家(包括凱撒本人)都相信沒有任何參與者受到玷污,但是凱撒仍然與龐培亞離婚,理由是「凱撒之妻不容懷疑」。
行省總督
編輯
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屆滿,凱撒得到了遠西班牙行省總督的職位。與此同時,龐培從東方返回羅馬。這次凱撒又一次陷入了金錢的麻煩——他的債務人拒絕他離開羅馬,直到克拉蘇出面為他償還貸款才得以成行。
剛一抵達伊比利亞,凱撒就發動了對盧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進攻,這次行動為其帶來了豐厚的戰利品。在恢復行省的秩序後,不等繼任者到達,便匆匆地離開了行省返回羅馬,同時提出兩個要求:凱旋式和執政官職位。但是由於選舉日期迫在眉睫,而他必須等在羅馬城外或者以普通公民身份進入羅馬,否則便無法成為候選人。因此他不得不放棄了凱旋式,以換取執政官候選人資格。